拉直农民的问号——《农民维权300问》先睹为快王坤
笔者世居农村,祖辈务农,自从浙江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一直比较关注农民问题。这次所里接受了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委托,让我主编一本关于农民维权方面的手册。这两天正在为这本书作最后修改时,以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带着她的父亲从台州农村来找我,咨询关于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问题。 案情大致如下:董某承包了村里的一块水田,但是一直没有领到土地承包权证,2002年6月,这块土地被县国土资源局征用给县城建开发公司建设农贸商城。但是董某本人及村里的其他人都没有看到有关土地征用方面的公告,也没有人向他提出土地征用补偿,村里也证明董某的土地并不在征用范围内。今年2月17日,董某发现县城建开发公司在其承包地上施工。2月25日,董某才收到一份通知,告诉他县城建开发公司已经代他领了土地补偿款项。董某不服,于今年9月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消县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土地征用行为,现该案正在审理过程中。 听完董某的介绍后,笔者感慨良多。在我国,农村人口居于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为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上,广大农民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弱势群体。在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矛盾的焦点主要是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这些地区由于城市开发的需要,征用大量土地,以致地价昂贵,寸土寸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到村集体(作为名义上的土地所有权人)、村民(土地承包权人)、国家和建设单位四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错综复杂,而国家在相关立法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以至于矛盾丛生,难以解决。据说在温州某地,建设单位一进入被征用的土地进行施工,村民不分老幼,人手一根铁管,打上前去,硬是不让施工,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矛盾的主要焦点在于乡村组织乱摊派、乱收费上。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而政府机构又庞大臃肿,为了保证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这些支出最终落到农民头上,以致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税费征收过程中纠纷不断。 除了上述侵犯农民经济权益的现象外,近年以来,侵犯村民政治权利、限制农民人身自由、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希望农民用扁担或铁管解决问题,就只有把农村矛盾和纠纷纳入到法制轨道进行调处。这就需要普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了解他们享有的权利及其救济途径。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与农民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工具书已经不在少数了,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书籍在系统性解答农民朋友的法律疑问方面尚嫌做得不够,为此就需要推出一本系统性较为突出的能解答广大农民群众困惑的法律工具书。 这本《农民维权300问》的小册子在汲取同类书籍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内容编排上比较全面、科学、系统,通俗和易懂。从政治权益、人身权益到经济社会文化权益,从农民享有的实体权利到救济程序,从静态的村民权益保障到动态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众多的法律问题均有详细讲解。(王坤)
|